跨越文化与市场的桥梁——赵凌峰的本地化运营哲学

  • 来源:冯璟  时间:2023-07-21

作为一家跨境科技服务公司的创始人,赵凌峰曾多次穿梭在亚洲与欧洲之间,既是企业家,也是文化与市场的沟通者。2023年,他凭借在多个新兴市场的出色本地化运营能力,获得了国际企业发展创新奖“本地化运营杰出奖(新兴市场企业家类别)”。这一奖项不仅肯定了他的商业成绩,更认可了他在跨国合作中建立互信与理解的努力。

赵凌峰的创业故事始于2016年。当时,他在欧洲一家科技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负责亚洲市场的业务拓展。几年下来,他发现许多欧洲企业在进入亚洲市场时,往往因缺乏对当地文化、法规和消费习惯的深入理解而受挫。同样,亚洲企业进军欧洲时,也常在合规、技术对接和品牌定位上遇到障碍。这一市场痛点促使他辞职创业,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市场进入支持的科技服务公司。

他的公司提供的服务涵盖数字化转型咨询、电商平台搭建、跨境数据安全管理、本地运营团队培训等。在过去五年中,公司已为300多家企业提供跨境落地方案,涉及零售、制造、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赵凌峰特别注重“本地化”的理念——不仅是语言翻译和市场调研,还包括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深度互动。他常说:“真正的本地化是让产品和服务像是从这里诞生的,而不是简单地从别处搬过来。”

2023年的奖项评选中,评审委员会对他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一个典型案例是一家东南亚医疗器械企业进入欧洲市场。赵凌峰团队不仅帮助其完成了全套的合规认证,还在德国和法国建立了本地客户服务中心,使该品牌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市场信任。评委们认为,这种将技术、市场和文化深度融合的运营方式,正是全球商业合作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赵凌峰第一次接触国际企业发展创新奖是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当时他对这个奖项的国际化程度和评选标准留下了深刻印象。2022年,他首次申报,尽管进入了复审但未能获奖。然而,评审委员会的反馈让他意识到公司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叙事还不够突出。于是他在2023年的申报材料中增加了更多关于客户成果和社会价值的案例,最终成功获得奖项。

对他来说,这个奖项的意义不仅在于品牌背书,还在于与其他获奖者的深度交流。颁奖典礼上,他与来自能源、可持续时尚和智慧农业领域的创业者探讨合作,甚至已经着手与一位获奖者联合开发一个面向新兴市场的数字供应链平台。他相信,这种跨行业的合作将为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增长空间。

回顾过去几年,赵凌峰认为,本地化运营不仅是一种商业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观——尊重差异、理解需求、建立信任。国际企业发展创新奖为他提供了一个与全球志同道合者相遇的舞台,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本地化背后的战略智慧。他的目标很明确:在未来五年内,将服务网络拓展到更多的新兴市场,同时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地行动力的人才。